采访人武定宇与宋伟光老师交谈
《雕塑》的主张第一是跨界,是学科交叉,这个是我做执行主编之后一直主抓的,具体一点讲它是以跨界为学术主张,以行业引领为先导,以介绍和推荐艺术家和培养新人为目的。
一开始杂志就具备了两种因素,一个是雕塑因素,一个是工艺美术因素。在中国美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,工艺美术相对比纯艺术而言,还是处在一种学术水准不高、传承性大于创新性的境遇当中。所以,一开始《雕塑》杂志在选择工艺美术方面的作品以及文章的时候,还是比较偏重于创新型的,后来这本杂志工艺美术的成分越来越弱。应该说,这本期刊基本上是一个见证了中国雕塑发展过程的“雕塑史”,所以,虽然它具有两种因素,但基本上是属于纯雕塑范畴的。
2011年之前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法规,也没有正式文件。出台一个行业的公约性质的文件,也是作为艺术工程参照的依据。如果国家有规定,政府颁布的就按照政府执行,如果政府没有颁布,那么行业出台的也可以,所以等于说咱们就干了一件政府的事情。有了这个行业标准之后,好多的艺术家就用这个作为参照依据,所以,也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。
我认为严格来讲没有什么血脉关系,从城市构造就可以看出来,中国古代的城市是没有广场的,古希腊有,古罗马也有,因为它是一个公民社会。共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,倡导平民政体、权利制约、法律至上、公民意识。公民有发言权,广场的作用就在于交流和发表自己的言论,所以说有它有公民生活。但是中国古代的城市,比如说西安、北京、洛阳等,你会发现,没有广场,只有皇宫跟街坊。皇宫是大一统的,必须占据在一个地方的中间,贯穿其中,像我们的中轴线等等。
中国的雕塑艺术可以分地上文化和地下文化,地下文化指陵墓,你看我们现在欣赏的东西多半是出土的,是为死人而服务的,不是为活着的人服务的。第二是地上的文化,地上的文化也无非是陵墓性的“仪仗队”,或者说是石窟艺术等等。这一类型的艺术,属于权利与宗教的范畴。服务于民的艺术只有民间艺术,而高雅文化只是士大夫文人阶层玩味的东西。其中文人画表现出的就是一种清高的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,他们认为欣赏我的人越少越好,如果都欣赏我,用咱们北京话讲那叫“忒俗”。它属于一种精英文化,所以文人画只是几个非常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品味的东西。文人画的最高精神理想是“曲高和寡”。它天然地就与公共性、公共精神相背离。当然随着社会普及文化,慢慢的这种文人玩味的东西也被普通大众所欣赏,但是即使到了今天,文人画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百姓家庭,还是画一个大老虎、画一个大牡丹等等的,虽然那也是绘画,那也是文化,但缺乏的是美育教育。所以说严格讲中国虽然有泱泱五千年的文化,但其普世性是不够的。中国的文化主要是体现在经邦济世方面,体现在坐而论道方面,而不体现它对民众的这种普及或启蒙教育方面。中国传统的文化首先是要让你去规范性地读,去死啃四书五经等等。当然中国的思想,文化典籍中充满无穷的智慧,但今天我谈的是教育模式问题,是它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中国的封关锁国,特别是近代,我们看得很清楚。
其实中国的文化人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投身到权利的怀抱里面去,当时唐太宗看到天下举子纷纷应试时,非常得意,说道:“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”。科举这个词,就等于慢慢的消解你的个性,但是唐以前不是这样的。虽然唐代非常的博大、非常的雄厚,国力非常的强,文化也是一流的,但也正是中国科举制度开始落实的时候。正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,导致了中国清代形成了末流水平、末流文化。拿绘画来说吧,产生了末流绘画,也不再出去写生了,也不再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只是根据画谱来套一套、搞一搞,虽然出现了在美术是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四王山水画,四王山水画虽然很有文化,也很棒,但那是假山、假水,这也可以说是长期的中国科举制度在文化中的折射,四王的画反映出的是他们对自然的态度,这是一种文化窒息的精神世界。我想,以上就是我对您的问题的回答。
您认为中国公共艺术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或者价值标准?
需要。其实价值标准就在我们的建设之中,就在于你们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现在做的工作中。你们其实就是在建立价值标准,当你们梳理出这么多的案例,这么多的文献,价值标准不就在其中吗?所以说你们要搞好传播,因为你们本身就是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。
说到价值标准,我认为价值标准首先来源于你的学术研究。这个价值标准不是政府一刀切,说公共艺术必须是长、宽、高,多大多小,或者是什么模样的,不是这个道理,政府不可能出台一个指定性的文件。艺术家也是各说各的,有自己的看法,这也不行。那么,公共艺术标准的建立就来源于对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,来源于你们对这个问题的梳理,有了它就有了标准。
什么是标准?大家常常指向公共性,其实公共性在欧美发达国家是上世纪60年代末已经谈完的东西,不需要再谈了。我认为最大的性质在于它的导入性。你在什么地方导入什么东西,才能起什么性质的作用。比如说,在天安门广场导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,它的作用就是在弘扬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的英雄,来让你产生缅怀和敬仰之情,来激励人民,它导入的是这么一个形态。这个导入性是关键,导入的准确性如何,直接决定了公共艺术是否具有其本身所应承载的功能问题。再比如说导入社区,公共艺术导入社区起到调节心理,解决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,这方面目前我们还做不到,英国已经在实践了。再就是公共艺术的对话性,公共艺术的本质是对话性,你有了社区文化,你有了互动性的东西自然就有对话,对话的深浅高低优劣取决于你这个雕塑的水准问题,取决于你导入的准确性问题。我认为,对话性是公共艺术的本质,导入性是公共艺术的方法论,有了这些前提,才能达到互动性以及体现其社会福利性等目的。
您是如何看待筹办这次公共艺术专题展的?它的意义何在?
我认为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国家行为,也意味着作为我们国家文化建设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节点,这是它的意义所在。
第二,你们作为公共艺术专题展的筹备小组,我感觉到你们做了巨大的工作,这个工作是梳理、提取、再梳理、再提取的过程。这个工程其结构非常庞大,系统错综复杂,因为它要包容巨大的信息,这里面有历史的、当代的、理论的、实践的,这是一个集资料性、分析性、理论性与指导性为一体的文化工程。因此,在这种建构当中,最后会形成中国公共艺术的一个带有文献性质的综合体,这个综合体对于我们之后的普及艺术教育、艺术学习和艺术推广和艺术选择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我认为,这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一部百科全书。百科全书就是意味着全面、系统,具体、并且有理论的引导和实践的功能,所以我认为它是一个百科全书。
您对公共艺术专题展和文献展有哪些建议或设想?另外,在您看来,有哪些方面值得进行重点梳理?
我认为如果要加强的话,还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地铁的公共艺术。如果需要有什么进一步研究的,我认为其实城市档案很重要,因为中国公共艺术除了共性还有个性,在某一个区域发生的都不一样,上回我也推荐了西安这座城市。其实贵州是中国当代艺术很早发起的一个城市,但是没有发展起来,很快就消失了,这很有意思,也可以作为一个案例。
设 计:鲍妮娜 王海利 韩佳彤